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链式赋能,山东书写“智造强省”新答卷
2025/07/17
2

从建筑玻璃的晶莹剔透到深海巨轮的破浪前行,从精密芯片的光影变幻到数字经济的澎湃动能,山东正以产业链为笔,在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勾勒出令人惊叹的“山东曲线”。当金晶科技26米长的超白玻璃直插云霄,当青烟威船舶集群的巨轮排满船坞,当海信RGB-miniLED电视闪耀国际赛场,这些硬核实力的生动注脚,共同诠释着一个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的华丽蜕变。

640

产业链的深度锻造,让传统产业焕发“新质生机”。建筑材料产业作为山东的厚实家底,在技术革新中不断突破天花板。金晶科技从20年前打破欧美垄断生产出中国第一片超白玻璃,到如今掌控全球单片最大26米超白玻璃的核心技术,其含铁量仅为普通玻璃1/10的极致工艺,将自爆率从千分之一降至万分之一,更将透光率提升至92%。这块如水晶般的“安全玻璃”,不仅成为北京城市图书馆等地标建筑的身份象征,更通过TCO导电玻璃的研发,从建筑领域跨界光伏、AI显示等新赛道,完美演绎了“由传统孵化新质生产力”的转型路径。2024年,山东8999.7万重量箱的平板玻璃产量可绕地球9圈,而在这庞大体量背后,是从规模优势到技术优势的质变跨越。

产业链的协同共生,让新兴领域形成“集群优势”。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的140余家企业,以青岛为龙头、威海为支点、烟台为纽带,构建起“三角形”支撑的协同生态。青岛主攻高端养殖装备与深海矿产开发,威海聚焦海上风电全产业链,烟台打造“三主三辅“完整体系,三地各具特色又紧密联动。这种集群效应在绿色船舶领域爆发惊人能量:攻克0.01毫米精度的氨燃料发动机,研发获145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的船用新能源供给系统,使山东在LNG、甲醇、氨燃料等绿色船舶领域持续领跑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海阳、日照、威海三个海上发射点位已完成16次发射任务,将93颗卫星送入太空,让山东在商业航天的蓝海中占据了独特的战略位置。

产业链的创新驱动,让核心技术实现“破壁突围”。在电子信息领域,海信以链主身份构建的创新生态极具示范意义。其最新研发的RGB-miniLED电视,通过上万个芯片的精密控制实现三维控色,背后是联合芯瑞达等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的协同攻关,是历时10年打磨画质芯片的持续投入。当全球首款116吋产品在CES展拿下国际大奖时,不仅意味着中国企业重新定义了显示技术高地,更展现了产业链“抱团创新”的强大韧性。这种力量推动山东电子信息制造业2024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7%,高于全国5.2个百分点,海信系电视14%的全球市场份额、浪潮AI服务器全球第一的占有率,共同构筑起胶东半岛电子信息产业高地。

从超白玻璃到深海空天装备,再到显示芯片……山东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已然显现。这种效应源于“链长+链主”的双轮驱动,省委书记亲自担任链长的顶层设计,与金晶、海信、青岛双瑞等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相得益彰;这种效应来自“创新+产业”的深度融合,从省级重点研发计划的资金支持到企业实验室的技术攻坚,打通了从“样品”到“商品”的转化通道;这种效应更体现在“传统+新兴”的协同发力,既守住建材、船舶等传统优势的基本盘,又开拓商业航天、新型显示等新赛道。

站在新的发展起点,山东产业链的故事远未结束。当金晶科技朝着30米超白玻璃的新纪录发起冲击,当氨燃料船成为山东造船的新名片,当更多“山东造”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关键环节,这个省份正以链式效应激活无限可能,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。

来源:闪电新闻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转载:山东工信